黑小麥的營養(yǎng)價值及種植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5-02-21 12:20:51來源:姜小迪
黑小麥在選育和栽培過程中,不同生態(tài)條件下的人工選擇,形成了光照長短的反應不敏感,黑小麥不論在水地、旱地、肥地或瘠薄地上均能夠生長發(fā)育良好,具有廣泛的適應性、穩(wěn)定性和豐產(chǎn)性。
黑色作物產(chǎn)品含有黑色素,因其具高營養(yǎng)、高滋補、高免疫之功能而身價倍增。黑小麥的橫空出世,在綠色的大地上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影線。黑小麥的開發(fā)利用,使人們一日三餐“食黑”“補黑”、健康益壽,增添了新的希望,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被稱之為神奇的長壽食物,雅號“益壽麥”。黑小麥的營養(yǎng)價值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1、蛋白質及氨基酸含量豐富、優(yōu)良。黑小麥的蛋白質含量為17-20%,而且質量更優(yōu)良;黑小麥氨基酸種類更齊全,氨基酸總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比普通小麥更高,苯丙氨酸、色氨酸、賴氨酸和酪氨酸含量超過普通小麥約30--110%。
2、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黑小麥中的脂肪含量一般在1-3%,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總量的50%以上。人體必需脂肪酸的亞油酸(C18:1)和亞麻酸(C18:3)的含量約占30%左右,被譽為“腦黃金”的EPA(C20:5)和DHA(C22:6)含量約占近10%。
3、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豐富。黑小麥中所有礦物質、微量元素元素均高于普通小麥,尤其是鐵、鉀、碘和硒元素,分別高出約1340%、130%、80%和110%。能夠補鐵、控制高血壓、防癌抗癌。
4、維生素含量較高。黑小麥中維生素B1和B2分別比普通小麥高出約80%和50%左右,維生素C更是要高出1.5倍;水溶性維生素、禾谷類作物相對缺乏的A族和E族等脂溶性維生素,分別較普通小麥高出約70%和35%。
5、膳食纖維含量很高。黑小麥中的“第七營養(yǎng)素”--膳食纖維大約是普通淺色小麥的2-3倍,有潤腸通便、防治便秘和腸道疾病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清膽固醇,降血壓、降血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6、黑小麥天然色素非常豐富。黑小麥中色素屬于屬于黃酮類化合物,具有非常良好的抗氧化和防病治病的作用,如清除體內(nèi)自由基、抗炎抗腫瘤、預防糖尿病及保護視力等。黑小麥的色素理化性質也相對比較穩(wěn)定,是安全無毒的天然食用色素。
7、含有抗疲勞功能性物質--二十八烷醇。是一種,黑小麥富含世界醫(yī)學界和營養(yǎng)界公認的抗疲勞功能性物質--二十八烷醇,具有多種生物活性作用,具有提高體力、耐力和精力的功效。
秋,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涼爽的風,還給我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原野上的小草,不再像春天那樣嬌嫩,夏天那么柔軟。草尖泛起了一片片鵝黃,牧童正悠閑地趕著牛群在放牧。田野上到處春華秋實、生機盎然。沉甸甸的棉桃壓彎了枝頭,似一個個銅鈴鐺。火紅的高粱低下了頭,好像在向我敬禮。
種植黑小麥要注意以下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10月20日左右;
2、適宜的播種量,適當淺播。因黑小麥籽粒較小,但分蘗力強,一般播量為5--10kg/畝;播種深度比普通小麥稍淺。
3、施足底肥,多施有機肥,配施復合肥(不含氯),補充鋅肥、硼肥,根據(jù)苗情追肥,葉面噴肥。
4、采取寬窄行種植有利于合理密植、通風透光,促進高產(chǎn)增收。
5、其他配套措施,如精選種子,提高田間出苗率;藥劑拌種,防治病蟲害;中耕除草,適時灌溉,中后期追肥、防治病蟲害;適時收獲(根據(jù)網(wǎng)絡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