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苕子的種植技術(shù)介紹以及播種時間
發(fā)布時間:2025-02-21 12:20:54來源:姜小迪
物種介紹:毛苕子屬巢菜屬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發(fā) 達(dá),莖細(xì),蔓長,長約1.5~3m,分枝20~30個,葉為羽狀復(fù) 葉,小葉5~10對,頂端生有卷須,莖葉上有密毛茸毛。小花藍(lán)色,20~30朵排列成總狀花序(小花垂于一側(cè)),莢果扁長。
毛苕子的種植技術(shù)介紹
一:生長習(xí)性
毛苕子的耐寒性強,在一30℃低溫時仍能生存,耐旱性 也不差,在年降雨量不少于450mm的地區(qū)都可種植,喜沙壤 土。如排水好,即使為粘土也能生長,pH值5.0~8.5,是豆 科牧草中耐堿性較強者,不耐酷熱。
二:種植技術(shù)介紹
1、種植方法
(1)種子處理
毛苕子種子硬實率比較高,出苗率僅為50%左 右,特別是新收種子的硬實率更高,因此播種前應(yīng)對 種子進(jìn)行處理。種子處理的方法是用機械劃破種皮 或用溫水浸泡24 h后再播種,以提高出苗率,保證全苗、壯苗。
(2)播種時間:毛苕子在長江和淮河流域及冬麥區(qū),9月上、中旬 種植為宜,北方3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種。單播時每畝(1畝 約為667m2)播種3kg左右,常與燕麥、大麥混播。毛苕子與麥類混播時用種量為1:1或2:1.也有地區(qū)將毛苕子與玉 米、小麥、胡蘿卜間作套種。
(3)管理與收獲:播種前應(yīng)多施基肥和磷肥,春季返青后,可追施草 木灰或磷肥1~2次。春季多雨地區(qū),應(yīng)挖溝排水,防止莖葉 萎黃、腐爛。
(4)田間管理
毛苕子種子發(fā)芽出苗的適宜氣溫為19~21℃,在此溫度下播種后經(jīng)7 d左右即可出苗。毛苕子耐寒 能力很強,檀株生長期間可忍耐一28~一30℃的短期低溫,但不耐夏季酷熱,一般氣溫在18~20℃時 生長發(fā)育最快,超過30℃時則生長發(fā)育逐漸減慢、 植株生長細(xì)弱。
毛苕子耐干旱、瘠薄,但不耐水淹、潮濕。毛苕子出苗后15 d就可形成根瘤,開始固定土壤中的氮素,其收獲后可給土壤遺留大量的有機質(zhì)和 氮紊肥料,可起到改土肥田的作用。陜西、甘肅一帶春播毛苕子,越夏前生長緩慢,莖長僅僅10cm,至9月長達(dá)120cm以上,第二年5月開花,7月結(jié) 實而死亡。冬前及第二年早春可刈割二次。秋播的毛苕子越冬時莖長20cm,第二年2月下旬開始生長,4月現(xiàn)蕾,5月開花,6月種籽成熟。
長江下游地區(qū)8月中旬至9月中旬播 種,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刈割1次,第二年4月中旬又可刈割1次。刈割留茬高度為15cm。 收種:毛苕子中50%果莢變成褐色時,即應(yīng)收種,每畝收種子30~60kg。
二、毛苕子的主要價值
1、飼用
豬、馬、牛、羊都可用鮮毛苕子飼喂浮L牛在毛苕子與燕 麥混播草地上放牧,能顯著提高產(chǎn)乳量,也可將毛苕子制成干草粉,混入日糧中喂豬,平均純苕子干草粉2.5kg可長豬肉0.5kg
注意事項:毛苕子種子含粗蛋白質(zhì)約30%,可作精料利 用,但因種子中含有配糖體(有毒物質(zhì)),應(yīng)將籽實用溫水浸 泡24h再煮,限制喂量,乳牛日喂不超過2.5kg,喂豬則應(yīng)更加小心,不宜單獨長期使用。
2、壓青綠肥
采取在該種開花初期至盛期,人工割草,集中后,埋于樹盤下作肥,也可按量分配給各株果樹樹盤,樹盤覆草厚度不應(yīng)少于20厘米。干旱無灌溉條件的果園,在覆草層的上面,撒上厚約5厘米的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