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草栽培技術與收割利用有那些
發(fā)布時間:2025-02-21 12:20:56來源:姜小迪
象草,又名紫狼尾草,系禾本科狼尾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非洲,是典型的亞熱帶草種。具有產(chǎn)量高(每公頃年產(chǎn)鮮草22.5萬公斤),供草時間長,收割次數(shù)多(年可收割4~6次),嫩綠多汁,適口性好,營養(yǎng)價值高(含粗蛋白質(zhì)達10.6% )等特點。是牛、羊喜吃的最佳飼草。其栽培技術如下。
一、整地:選用肥沃土地,翻耕后施人足量的基肥,每公頃可施廄肥2.25萬~3萬公斤(每667平方米1500 ~ 2000公斤),然后整平分廂,廂寬90厘米。廂間留25厘米寬走道,作為操作和灌溉排水用。
二、種植時間:春栽,溫度達13~15C時,即可扦插栽植。在水資源好的地方,7月份還可插栽,也可冬植。
三、扦插方法:先把種莖每3~4個節(jié)切成段,插人土中2~3節(jié),上部一節(jié)露出土層,行株距為60厘米x60厘米,每穴2株。最好將整莖橫埋,覆土1-2厘米。栽后澆定根水并保持土壤濕潤,栽植后15天苗基本出齊。
四、管理:在封行前,要中耕除草1 ~2次。每次收割后,要及時追肥,松土和培土,追肥以氮肥為主,每次每公頃100公斤。
五、收割和飼喂方法:當生長到1米左右,即可收割。喂牛、羊時,先喂部分秸稈,然后再喂象草,或采取秸稈與象草混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