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的綠肥——紫云英紅花草
發(fā)布時間:2025-02-21 12:20:56來源:姜小迪
紫云英,別名紅花草、楊草頭,豆科兩年生草本,高不過30cm,匍匐地面而生,若非大片紫紅色的花朵爭相開放,實在難以引起人們注意。特別其小小的身形,時常令人與之相錯過,或許正應了那句"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初始紫云英還是在課堂上,老師介紹道:紫云英本身含有多種養(yǎng)分和大量有機質,可作為綠肥,用以改善土壤結構、促進土壤熟化、增強土壤肥力。同時,紫云英因其開花時期會分泌大量的花粉和花蜜一直被當作一種春季蜜粉源受到養(yǎng)蜂者的喜愛。只是由于近些年化學肥料的大量使用,和種植規(guī)模的變化,紫云英被作為綠肥的面積在逐年遞減。
中國利用綠肥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200年,將肆意生長的雜草翻入土中作為肥料。公元3世紀初,我國便有將苕子作為稻田冬綠肥開始栽培的記錄。使用植物綠肥不僅比化學肥料更為健康放心,相較于傳統(tǒng)的將畜禽糞便作為有機肥料,將植物綠肥作為田地底肥,也沒有重金屬、抗生素、激素等殘留威脅。在《不同混作方式綠肥替代部分基施化學氮肥對雙季稻產(chǎn)量形成特性的影響》一文中便記錄到,通過實驗證實以紫云英作為綠肥代替部分化學氮肥有利于提高雙季稻產(chǎn)量。在《綠肥對提升耕地質量與水稻產(chǎn)量作用的研究》中也通過實驗證明種植紫云英對于土壤有機質成分的含量有顯著性的提升,并且在施以紫云英綠肥的田地種植稻谷比正常種植稻谷產(chǎn)量平均增加32.5%。近年來對于將紫云英作為綠肥對土壤影響的研究還有許多,無一不是證實其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產(chǎn)量。
種植紫云英有著省工、成本低、肥效高的特點。在一年種植作物表中加入紫云英,表面上少了一季的作物收獲,實際上在其他季作物產(chǎn)量即品質的提高完全可以補足這一季的收入,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紫云英不僅作為綠肥發(fā)揮著重大作用,它作為我國主要蜜粉源之一,其蜜、粉不但豐富,品質也極佳。由于各地氣候品種不同,在2-6月份可在我國不同地區(qū)看到盛開的紫云英。其花期約30天左右,在大面積紫云英種植地,一個花期中每群蜂產(chǎn)蜜量可達20-30kg。紫云英蜜具有自然的花朵清香,鮮亮清甜,零售價一般為每公斤30-50元,僅一個花期便可獲得較大的收益。
除此之外,紫云英適口性好、營養(yǎng)豐富,可作為家畜的優(yōu)質飼料和蛋白質補給飼料。一般情況下,可在花期過后,將紫云英上部三分之二收割作為飼料,剩余部分翻入土壤或進行堆肥處理,以達到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