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優(yōu)質牧草及其栽培技術與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5-02-21 12:20:57來源:姜小迪
白三葉為多年生豆科牧草,原產(chǎn)歐洲,目前廣泛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溫帶和中亞熱帶地區(qū)。
其主要特點是:
1.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高溫,能抗-20℃以下低溫
2. 在貧瘠的新墾土地上是很好的先鋒牧草,能生長在粉砂壤和粘壤土地
3. 能耐陰、耐淹、不耐鹽堿
4. 繁殖力和競爭力很強,是建立放牧草場和補播改良草地的最優(yōu)良草種
5. 草質柔嫩,適口性好,粗蛋白含量20%以上
6. 四季青綠,可常年補充青綠飼草
栽培技術要點
1. 春播秋播均可,春播宜早,秋播更好。
2. 單播時可條播,行距20-30厘米,混播時條播散播均可。
3. 整地宜精細,覆土不超過1厘米
4. 新墾的貧瘠土地,播種時應每畝施用廄肥1000公斤或磷肥20-25公斤。
5. 第一次播種的土壤,有條件應接種根瘤菌或用種過三葉草的土壤拌種
6. 建立白三葉放牧草地,可與優(yōu)良禾草如多年生黑麥草、鴨茅等混播。
收獲與利用
1. 放牧或刈割均可,每畝可收鮮草3000-5000公斤。亦可青儲、曬制干草
2. 為各類草食家畜所喜食,放牧高產(chǎn)奶??色@得營養(yǎng)的65%,飼喂肉牛、肉羊不需要補飼即可達肥育之目的。
紅三葉為豆科三葉草屬植物,原產(chǎn)小亞細亞及西歐。現(xiàn)廣泛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溫帶和中亞熱帶地區(qū)。為短期多年生豆科牧草,平均壽命6-10年。
其主要特點有:
1. 喜溫暖濕潤氣候,在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地區(qū)生長最為適宜
2. 種植在土質肥沃、富含鈣質的黏土土壤最為相宜。喜中性和微酸性土壤
3. 耐濕不耐旱,不耐鹽堿
4. 適合性好,營養(yǎng)價值高,粗蛋白含量16%以上
5. 四季青綠,刈牧均可,以刈割為佳。
栽培技術要點
1. 春播、秋播均可。春播多在三月,秋播多在九月,以秋播為好
2. 整地宜精細,要注意排水
3. 土地過于貧瘠應施基肥。每畝可施廄肥1000公斤或混鈣鎂磷肥20-50公斤
4. 第一次播種紅三葉的土地,應接種根瘤菌或用種過三葉草地的土壤拌種,無條件者,也可直接播種。
5. 播種方式以窄行條播為好,行距20-30厘米,覆土深度1-2厘米
收獲與利用
產(chǎn)草量:早春播種當年可刈割2-3次,每畝產(chǎn)鮮草4000-5000公斤或更高。
利用:用以青飼、放牧、制青干草或作青飼料都很適宜。為牛、羊、豬、畜、魚等家畜所喜食。
紫花苜蓿為多年生豆科牧草,被世界上譽為牧草之王。
它的主要優(yōu)點是:
1. 適用性廣,全世界各地幾乎都有生長
2. 產(chǎn)量高而穩(wěn),一年可以刈割3-4次,畝產(chǎn)青草3000-4000公斤,高者達5000公斤,利用年限5-8年
3. 飼料價值高,粗蛋白含量高達23%,可代替部分精料
4. 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5. 用途廣,不僅可飼用,也是很好的綠肥作物、蜜源作物,幼嫩莖葉還可以作蔬菜食用,各種畜禽均喜食。
栽培技術要點
1. 整地:播種前要翻耕、耙地,使之平整、精細,并施足基肥。
2. 播種:以條播為好,收種用行距20厘米,收草用30厘米,播深不超過1-1.5厘米,播期宜秋播,播種量每畝1.0-1.5公斤。
3. 田間管理:包括施肥、灌水、排水、除雜草、防治病蟲害等
4. 利用:苜蓿用于放牧、青飼、調制干草、青儲和干草粉都屬于上等飼料
多年生黑麥草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喜溫良,濕潤氣候,我國南方、華北、西南地區(qū)大面積種植,生長速度快,株高達1米以上。適口性好,可飼喂多種畜禽及魚類,粗蛋白質含量達9.2%,可多次刈割,年畝產(chǎn)鮮草3000-5000公斤。綠期長,一次種植可利用5年以上,是解決春冬季節(jié)青飼料草缺乏的優(yōu)良牧草。
栽培利用技術要點
1. 整地要精細,有條件的要施足底肥
2. 春秋均可播種,春播3-4月上旬,以早秋9月初播種最好
3. 播種量:每畝1.5-2公斤,條播為宜,行距20-30厘米,覆土1厘米,混播比例為:苜蓿1公斤+750克黑麥草;紅三葉850克+黑麥草950克
4. 苗高10厘米左右應進行中耕,除雜草,施追肥。
刈割:曬制干草盛花期刈割為宜,收鮮草兩次刈割間隔3-4周,留茬5-8厘米,以利再生。
多花黑麥草
多花黑麥草又名意大利黑麥草、一年生黑麥草。廣泛分布于溫帶、亞熱帶地區(qū)。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有大面積栽培。草質好,柔嫩多汁,適口性好,為各種家畜及魚類所喜食,生長迅速。秋播次年可刈割4-5次,畝產(chǎn)鮮草5000-7000公斤。喜土壤或沙壤土,在肥沃、土層深厚的地方生長極為茂盛,產(chǎn)量很高。
栽培技術要點:
1.較精細整地,清除雜草,施足底肥,每畝用廄肥1000公斤
2.播種:宜秋播,9月中、下旬-10月上旬,條播為好,行距15-25厘米,播深2厘米。每畝用種量1.5-2公斤,亦可與紅、白三葉草等混播。
3.播種后應保持地表濕潤,一周齊苗,幼苗期除雜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