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鄉(xiāng)土植物——鹽膚木灌木
發(fā)布時間:2025-02-21 12:20:59來源:姜小迪
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漆樹科鹽膚木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其果實——鹽麩子(別名鹽梅子,叛奴鹽,紅鹽果,傣族人稱為鹽巴果)在成熟過程中果皮表面會析出少量白色鹽味的結(jié)晶體,俗稱“鹽霜”(古人稱之為天鹽,木鹽),食之味道酸咸,可為羹用,故名。
【形態(tài)特征】
鹽膚木別名:五倍子樹,五倍柴,山梧桐,烏桃葉、烏鹽泡、烏煙桃,烏酸桃、紅葉桃、鹽樹根,土椿樹、酸醬頭,膚楊樹,鹽膚子,鹽酸白。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達(dá)8~10m,常見的多呈灌木狀,高5~10m;小枝棕褐色,被銹色柔毛,具圓形小皮孔,樹皮灰褐色。
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2-) 3-6對,葉軸具寬的葉狀翅,小葉多形,卵形或橢圓狀卵形或長圓形,長6-12厘米,寬3-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頂生小葉基部楔形,邊緣具粗鋸齒或圓齒,葉面暗綠色,葉背粉綠色,被白粉,小葉無柄。
花期8-9月,頂生圓錐花序?qū)挻?,多分枝,每穗有筒狀小?00~300朵,雄花序長30-40厘米,雌花序較短,密被銹色柔毛;花初期白色,后轉(zhuǎn)為淺黃;花瓣橢圓狀卵形,長約1.6毫米。
果期10月。核果球形,略壓扁,徑4-5毫米,成熟時紅色,果核徑3-4毫米。
【生長習(xí)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陰,也能耐一定寒冷和干旱。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酸性、中性或石灰?guī)r的堿性土壤上都能生長,耐瘠薄,不耐水濕。根系發(fā)達(dá),有很強的萌蘗性。
【實際用途】
鹽膚木具有藥用、觀賞、油料、水土保持、綠肥、食用、飼料、蜜源、鞣料、薪炭、塑料等多種用途,近年來,特別是在藥用、觀賞、水土保持方面應(yīng)用廣泛,成為目前林木種苗市場上少有的幾個炙手可熱的品種之一。
1、在園林綠化中,可作秋季觀葉、觀果樹種。
2、鹽膚木鮮嫩莖葉中富含氮、磷酸、氧化鉀等,每年可割青多次,產(chǎn)量高,且莖葉柔軟多汁易腐爛分解,是一種很好的綠肥。
3、鹽膚木的嫩莖葉可作為野生蔬菜食用,在豫西山區(qū)是群眾養(yǎng)豬的主要野生飼料。
4、鹽膚木的花是初秋的優(yōu)質(zhì)蜜粉源。